接下来蓝灸健康小编给大家讲述艾灸法中一个分类:温灸疗法。
温灸器灸:是利用专门工具施灸的一种方法。而灸器,是施用灸法专用的一种器械。用灸器施灸,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,最古老的灸器是以某种物品来取而代之的,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三记载的用瓦甑代替灸器,《千金方》卷二十六中的用苇管代替灸器,以及明代龚信的《古今医鉴》记述的以铜钱代替灸器等。而清代李守先《针灸易学》卷上记载的制成泥钱作为灸器,清代高文晋《外科图说》中绘制的灸板和灸罩,清代叶圭提出的面碗灸器和清代的银制灸盏,已是古代专用的灸器了。
用温灸器施灸,还可以较长时间地连续给病人以舒适的温热刺激,且使用方便,目前较为经常使用的有如下几种:
温灸盒哪种材质的好?1.温筒灸:是一种特制的桶状金属灸具,内装艾绒或药物,点燃后,置于应灸的穴位来回温熨,以局部发热红晕,病人感到舒适为度。一般灸15-30分钟。温筒灸器有多种,经常使用的有平面式和圆锥式两种。平面式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,圆锥式作为小面积的点灸用。适用于风寒湿痹、腹痛、腹泻、腹胀、痿症等。
2.温盒灸:是用一种特制的盒型木制灸具,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而施灸的方法。按其规格分大中小三种(大号:长20厘米、宽14厘米、高13厘米。中号:长15厘米、宽10厘米、高13厘米。小号:长11厘米、宽9厘米、高13厘米)。温灸盒的制作:取规格不同的木板(厚约0.5厘米)制成长方形木盒,下面不安底,上面制作一个可随时取下的盖(与盒之外径大小相同),并在其盒内中下部安置铁窗纱一块,距底边三至四厘米。施灸时,把温灸盒置于所选部位的中央,点燃艾卷后,对准穴位放在铁砂上,盖好即可(温灸盒盖用于调节温度)。每次灸15~30分钟,并可用于1次多穴。临床上适于灸治一般常见病。
4.苇管器灸:早在唐代孙思邈《千金方》中已有记载:“卒中风口喎以苇管长五寸以一头刺耳空中,四畔以面密塞,勿令泄气,一头内大豆一颗,并艾烧之令燃,灸七壮差,”。明代杨继洲《针灸大成》及清代廖润鸿《针灸集成》均有记载。
施灸方法:将半个花生仁大小一撮细艾绒,放在苇管器半个鸭嘴形处,用线香点燃后,用胶布封闭苇管器内端插入耳道内,施灸时耳部有温热感觉。灸完1壮,再换1壮,每次灸3-9壮。10次为1疗程。此方法比较适用于面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