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三里自古为保健要穴,名医孙思邈提出:“若要安,三里常不干,”表明古代人用艾灸足三里来治病养生,灸足三里,温中散寒,健脾养阴,补中益气,宣通气机,下气导血,强身健体,以下为大家讲解艾灸保健要穴足三里知识。
养生要穴三足
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,位于:膝下三寸,外廉二筋之间,上提足阳明,即:小腿前外侧下,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。
足三里灸治疗高血压,贫血,虚弱,下肢瘫痪,膝关节病等。
如《针灸神书》云:“治胃中寒,心腹胀满,胃气不足,闻食臭肠鸣,腹痛食不化,此穴诸症皆治,亦治食气水气,蛊毒癖,四肢肿满,膝酸痛,目不识丁,五劳七伤,胸中瘀血,乳痈。”
中医学认为,足三里为人体强身健体之穴,针刺此穴,可治疗消化疾病如胃痛、腹痛、腹泻等,对治疗高血压、贫血、虚弱、下肢瘫痪、膝关节病等有一定的疗效。
足三里灸对超过30岁的人尤其重要
在《外台密要》中,王焘说:“凡凡年三十以上之人,若不灸三里,则人气上眼暗,阳气渐衰,三里气也。也就是说,人过三十,阳气渐弱,灸足三里可以补气壮阳,否则会出现气短,双眼昏花等现象。长期坚持,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。
针刺足三里益处
女人灸足三里,面红,常保年轻,男艾灸足三里,强筋健骨。
针刺足三里益处多
老者灸足三里,无病无疾,健康长寿。
温馨提示:“足三里”为胃经之主穴,具有理脾胃、调气血、主消化、补虚弱之功效,艾灸“足三里”可调节消化系统使其机能强健,吸收养分增加能量,强健全身各个系统。